资讯
政策
公告
2024年欧盟碳关税正式落地,东南亚成为珠三角制造业外迁的热门目的地,但越南、泰国等地对绿电比例的要求,迫使企业加速能源结构转型。东莞某电子代工企业投资2.3亿元在越南工厂建设屋顶光伏+储能系统,实现30%电力自给,每年减少碳配额支出超800万元。
技术迭代与产业协同
宁德时代与隆基绿能合作推出“光储充一体化”解决方案,针对东南亚高温高湿环境优化电池寿命,在泰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园试点中,度电成本降至0.25元。这一模式吸引海尔、格力等企业将高耗能环节向“绿电园区”集中,形成区域级零碳供应链。
政策与资本博弈
印尼政府要求外资工厂2030年前绿电使用率达40%,倒逼中国企业加速布局。但光伏板进口关税、土地租赁成本攀升等挑战凸显。高盛分析显示,东南亚制造业绿色转型成本较中国高15%-20%,未来需依托RCEP框架推动跨境绿电认证互认。
煤炭原材料价格分析:供需宽松持续,价格承压下行
碳纤维价格崩塌背后的产能泡沫与国产替代
高性能树脂价格“高端突围”:5G/AI与双碳目标的双重驱动
2025 年普通人收入增长指南:行业对比与多元路径
稀土永磁价格“过山车”:缅甸禁矿与机器人革命的博弈
PET原材料价格走势及产业链影响分析
单个项目最高支持1000万元
光伏玻璃价格“产能陷阱”:双面组件与钙钛矿的降维打击